2015年3月19日 星期四

彭淮棟:從《浮士德博士》談托瑪斯.曼與德國文化






活動

TAAZE讀冊生活 x漫步文化 文學講座 ──從《浮士德博士》談托瑪斯.曼與德國文化

開始時間
2015/03/18 (星期三) 下午 19:30
結束時間
2015/03/18 (星期三) 下午 21:00

地點
紀州庵文學森林



活動說明
TAAZE讀冊生活 x漫步文化 文學講座

從《浮士德博士》談托瑪斯.曼與德國文化

主講:彭淮棟

日期:2015/3/18(三)晚上7:30-9:00

地點:紀州庵文學森林




●講題內容:

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瑪斯.曼一生最鍾愛作品

遲到近七十年的經典鉅作,台灣首度翻譯出版!

有人說世界上只有一個人可以獲得兩次諾貝爾文學獎,此人便是解得獎,第二次則可憑《浮士德博士》。

托瑪斯.曼知識淵博、文筆優美、技巧高超,《浮士德博士》翻譯難度更勝他另一代表作《魔山》,自1947年出版以來,台灣從未有過中文翻譯。翻譯家彭淮棟學養深厚,也不免將此翻譯過程稱為「夢魘」,本場講座他將與讀者分享並深入剖析,幫助大家攻克這座現代文學的高山。




講座將討論托瑪斯.曼的流亡/對納粹的省思,撰寫《浮士德博士》動機,影響托瑪斯.曼的音樂家與思想/德國與音樂,以及《浮士德博士》主角的作曲家身份與性格形塑、小說中音樂元素的寓意。


●主講者簡介

彭淮棟,歷任出版公司編輯與報社編譯,譯品包括《西方政治思想史》、《鄉關何處》、《音樂的極境:薩依德音樂評論集》、《論晚期風格:反常合道的音樂與文學》、《貝多芬:阿多諾的音樂哲學》。

-----
略述我與彭淮棟的交往

我昨天去參加彭淮棟先生的演講"從《浮士德博士》談托瑪斯.曼與德國文化",紀州庵的2樓講堂擠滿了人。會後,上前打招呼,他才認出是我,給我大大一擁抱,說近20年沒見面了。會後我們一行8人還去石博進的畫畫工作坊大聊。近10多,送他們夫婦還有女兒--東海中文系4年級生----坐上計程車,自己步行回家。彭兄說他的兒子個子比老子高近20公分,學餐飲。

我跟 彭淮棟兄(我們稱它阿彭)是大三,1973年暑假在東海大學男生宿舍認識的。那時候,化工系的一些登山高手要去爬武陵四秀---我們5天4夜走宛百岳中的四座---我們自告奮勇參加,變成此生最偉大的壯遊,照片還佔用畢業紀念冊的化工系篇幅。

這一次參加他的新書發表會,會後才知道我還邀請他到我台中老家打牙祭,他對中華路底,師專---現在稱教育大學等都還記得,而我倒是忘了。

那時候,也不知道他看了托瑪斯.曼《魔山》英譯本,數年之後一整個暑假,不眠不休將它翻譯,很快賤賣給遠流公司、出版。

對了,他現在可以從德文譯出《浮士德博士》,並寫2萬多字導言,約870個注解---他可以說英譯本缺那些章節----1978年出版時我在英國,對此書之厚度,印象深刻。他說中國的譯本的譯者,除了懂德文之外,其他德意志文化、社會、歷史、哲學,一概不懂。.....

我昨天才知道他學德文,是80年代初上班之後自學的,而不是東海的德國老師教的---1973年那位德國女教師很嚴格要求:課要早上7點開始。我的一位物理系同學修此德文,第2周就從圖書館借本哥德的《浮士德》,發誓要讀得懂它。對了,哥德的Faust和托瑪斯.曼的《浮士德博士》不太一樣,後者是位音樂學家,據阿彭說,原型是廣義的尼采---他會作曲,有出版.....

他說他大聲跟許多朋友說他喜歡哥德和托瑪斯.曼的作品,所以國外朋友遇有相關著作,都會寄給他。譬如說托瑪斯.曼的書信集兩巨冊,他20年前的禮物,讀了,此次做《浮士德博士》的注解,大有幫助。 (他弄不清楚:外國作家還寫出數以萬記的信。我沒告訴他,托瑪斯.曼在美國的信,都是口述的,我讀過此類報導。) 約1995年,我託德國歸國的張旺山博士精選哥德的《義大利遊記》送阿彭。

我大四的日記中,還有一則與阿彭有關,當時我搬回台中住,偶爾還會住山上.....
......和阿堂 (林世堂)聊到四點。英格 (蔡英文) 說:一個人只能執於一。讀劍橋?。睡阿碰 (彭淮棟)的。他讓出來,自己漏夜讀書
80年代初,一陣子他在寶藏租屋,而我們住永和,很容易通。有一次,他跟太太與《新新聞》的主筆王健壯兄到我家大聊.....

1987926 周六日記:
給彭淮棟電話賀他的新書。
彭淮棟譯書的高潮時期幾乎每一本,在數十年後重讀起來,都可以讓人有收益。80年代數本,如M. Polanyi 《意義》…..
Raymond Williams《文化與社會: 1780年至1950年英國文化觀念的發者》台北:聯經1985

I. Berlin《俄國思想家》台北:聯經1987。這本書約20年後在中國出版簡體字版。

他翻譯書,有時達會通境界,譬如說,他覺得Said 的回憶錄《鄉關何處》(或譯《格格不入》)的某章是類似《魔山》一章。

我約1997年,將一本80年代暢銷近200萬本的Quality Is Free 的新版Quality Is Still Free 《熱愛品質》,請他翻譯,我們的交情,當然他自己說費用多少,就奉送。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第一段,機場的情境時卡住了,經我稍解釋,他就下筆如有神,很快交稿。昨天他說,翻譯這本書,第一次接觸到 Starbucks,這待查,因為那是1996年的書。



沒有留言: